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各大事件历史意义总结 1、《汉穆拉比法典》的意义。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2、古代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和民主政治的意义。 公元前594...[浏览全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中第二章第一节,所以在学习此节时有必要先对本章前言作以分析。 前言主要就战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概述,应注意讲清以下问题: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变化:首先德、奥匈、土耳其、沙俄四...[浏览全文]
高考 历史 :宏观把握 微观分析 常老师认为,考生此阶段复习应坚持以纲(《考试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法规性文件,更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有考生认为,考纲只是规定了考试范围,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认真研读...[浏览全文]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浏览全文]
在高一教学中,师生双方对两次鸦片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头绪繁多并且有很多共性。所以把两次鸦片战争通过表格加以整理,这样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名称 背景 经过 影 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导火索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后,英(法)...[浏览全文]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不同点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17世纪-18世纪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封建教会神学统治人民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场手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欧洲各国封建君主改革强化了专制主义 兴起发展 兴起于意大利,...[浏览全文]
一、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划分。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应是在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半坡氏族开始。要注意山顶洞人是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并不属于新石器时代。另外,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虽时间不完全...[浏览全文]
一、内化、归类梳理专题知识 历史学科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知识体系异常丰富。天津2008年高考(Q吧)正值新旧课程背景下的新、旧高考的过渡时期,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命制更是充分体现了以近代化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种学术观点来整合知识的趋势,为此,...[浏览全文]
1.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 贸易范围的扩大 B商业资本的发展 C 航路中心的改变 D 商品种类的增多 【解析】:解答材料型的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这句话是在表述新航路开辟的...[浏览全文]
1、揭示 历史 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浏览全文]
1.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内在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证明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力量的伟大。 2.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浏览全文]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 1919-1939 ) 第一节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1919-1922 ) 一、凡尔赛体系 ( 1919-1920 ) 1 、背 景 列强一战四秋春,盟国失败遭处分。 ① 一战结束 巨头 ① 聚会凡尔赛,操纵会议美法英。 争夺霸权争殖...[浏览全文]
近几年的 高考 ,原因类题频频出现,如:2005年广东. 31;2005年北京 文综. 39;2004年全国文综. IV. 38;2004年上海 . 34;2004年广东. 31;2004年春季. 40;2003年上海. 33;2003年广东. 29;2003年上海春季. 43;2001年全国. 34;2001年全国. 36;2001年...[浏览全文]
【高考链接】 1.(2007年高考江苏卷l5题)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浏览全文]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39.9-1945.9 ) 第一节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 1939 秋 -1942 夏) 一、背景 1 、根本因素 二战爆发多原因,西方发展不平衡。 德意日本法西斯,反对民主独专行。 三国经济军事化,军备扩张图外侵。 德国经济超苏联,日本财...[浏览全文]
一、时事背景材料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一次世界的盛会,世界的目光将再一次汇聚在世界的东方。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人们都对本届奥运会充满了期待和祝福,这将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绝好机会,这...[浏览全文]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两型社会建设等,这些特殊的 历史 背景应是今年 历史 高考 不能不关注的热点。在27日长沙晚报2009年 高考 名师大讲堂课堂上,长沙市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连续9年担任高三历史教学的胡军哲老师,以...[浏览全文]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 1945-1991 ) 第一节 战后初斯的国际关系 ( 1945-1955 ) 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 、背 景 战后世界大变更,西欧衰落美强盛。 ① 美国全盛 经济霸权又巩固, 工业雄厚多黄金 。 a 经 济 美元黄金初固定 ① , 货币体系布雷顿 。...[浏览全文]
徐冠鸿:我觉得 历史 从古至今,现在说是热点,那儿都是。所以我觉得还是在把基础知识上落实了,因为所有的问题都从基础知识来进行阐述、回答,这个时候我们要再结合一些方法,当他给你题的时候,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古和今,还有对比,像这样的问题,要是答...[浏览全文]
问:怎样提高答 历史 题的论证能力? 答:2007年试题难度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知识的运用和迁移上。考生高考答不到点上,考试中暴露的问题是学习方法问题。因为教材是陈述性描述,考题不是从细节开考,而是直接考点,因此要先把点抓出来,这...[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