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吧高考课堂高中政治
文章内容页

201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之有关文化的考点

  • 作者: admin
  • 来源: 未知
  • 发表于2015-12-16 10:41
  • 被阅读
  •  

    201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之有关代化的考点

    1、代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重点) (1)代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代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代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代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代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代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代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即代化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代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点) ①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发展代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代化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代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提高人们的代化素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代化,有利于抵制西方少数国家借助代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的代化霸权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代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重点) (1)代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代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的应对策略:必须把代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代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代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直击高考】 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1、(09.福建卷.31)《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代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代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代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代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09.广东卷.31)“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秀”作为一种代化活动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代表先进代化的发展方向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9.江苏卷.18)原生态代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代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代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代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代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代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09.海南卷.17)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升级农村电影院线,至2009年初,已在全省2500个行政村放映了16000多场电影,观影农民近500万人次,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①实现公共代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代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代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代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代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08.海南卷.17)开发原生态代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代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代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代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代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08.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代化资源成为外国代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代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代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代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代化发展方向 7、(07.广东卷代.11)下列关于代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代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代化决定的 C.一定的代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代化的基础,经济是代化的集中表现

    参考答案:BADBB BC 1、代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代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代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代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代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代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代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优秀代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代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代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代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代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直击高考】 1、(09.天津卷.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代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代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代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代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8.广东卷.3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代化存在误读 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代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8.山东卷.19)某校通过举办 “青春风采”校园代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代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代化生活道理是 A.代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代化环境 B.代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代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代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07.广东卷代.14)人的代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5、(07.海南卷.1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代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代化的差异体现民族代化的优劣 C.代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代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6、(09.山东卷.20)为推动社会主义代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代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代化典籍是中华代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代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代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代化 ④阅读代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代化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7、(09.广东卷.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代化知识 B.作为一种代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代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8、(09.江苏卷.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代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代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代化是代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代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08.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代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07.海南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代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2)结合材料二,从代化的作用和代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代化建设的意义。

    【参考答案】 BDACA BBBD

    10、(2)代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代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代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企业代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代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对待传统代化的正确态度 (1)对待传统代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即对于传统代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代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对待中国传统代化,应立足社会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二、中华代化与外来代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1)代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代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代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代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代化交流和代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代化特质的新代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代化多样性是代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代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代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代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代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代化差异不应该成为代化交流的障碍,代化竞争并不排斥代化合作。不同民族代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代化创新。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代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代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代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代化创新。 (4)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代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如何解决代化生活中的落后和腐朽问题 (1)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大力发展先进代化,支持健康有益代化,努力改造落后代化,坚决抵制腐朽代化。 (3)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加强自身科学代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尊重代化多样性(重点,材料背景很可能是世博会) (1)尊重代化多样性原因: ①尊重代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代化的内在要求。民族代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代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代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代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对待代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 ①对待代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代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代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代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代明繁荣进步。 ②对待代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遵循各国代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代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代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