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吧高考课堂高中政治
文章内容页

高三政治学90个易错考点汇总

  • 作者: admin
  • 来源: 未知
  • 发表于2015-12-16 10:41
  • 被阅读
  •  

    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全国人大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

    4、 民主是与专政相对立的国家形式,实行的是“多数人的统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各有自己的民主。

    5、 民主和专制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国家都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体。

    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是全体人民的民主。

    7、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必须集中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全社会服务。

    8、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是任何国家共有的职能,国家管理社会经济具有相同的目的。

    9、 国家对内职能中政治统治职能是主要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居于次要地位。

    10、 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国体是政体的惟一决定性因素。

    11、 国体不同,政体也不同;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12、 我国全部国家机关是一个有机整体,定期互通情报,互相监督。

    13、 作为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元首,都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都没实权。

    14、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是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来组织。

    15、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权力机关。

    16、 国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

    17、 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主体也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18、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

    20、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召开的。

    21、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作为国家的形式,维护和体现国家性质这一内容。

    22、 在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23、 我国的司法权统一由人民法院行使。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

    24、 任何社会都有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的组织机构。

    25、 国家机构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26、 国家机构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它是公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27、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健全法制,使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28、 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是党的主张的制度化、法律化。

    29、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民主。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0、 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体公民守法。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1、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立法平等、司法平等。

    32、 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33、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更要看它成员的出身和公开声明。

    34、 各阶级都是通过政党夺取国家政权的。

    35、 国家性质决定政党性质。一切国家都是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政党来领导的。

    36、 国家、民主、政党都有阶级性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都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在阶级社会中,最主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工具是政党。

    37、 国家政权总是和政党联系在一起。政权的阶级性与政党的阶级性是一致的。

    38、 政党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3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全民的党。

    40、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41、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叫执政党。

    42、 有两个政党存在就是两党制。两党制国家中只有两个政党。

    43、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中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决策必须经过民主党派的审议。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44、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代表民主党派的成员。

    45、 党中央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6、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7、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所作出的决定都必须征得全国政协的认可方能实施。

    48、 中国共产党地位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形成的。

    49、 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

    50、 在我国,人大、政协的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都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51、 民族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52、 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民族,但一个民族只能属于同一个国家。

    53、 民族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的形成。民族既有大小之分,又有优劣之分。

    54、 民族是个稳定的共同体,一旦形成就有会消失。

    55、 民族、氏族和种族都以共同地域为基础,都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56、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责任在汉族,利益在少数民族。

    57、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消失。

    58、 我们同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都属于阶级斗争。

    59、 民族自治机关依法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6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原则,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1、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有自己决定自己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意味着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62、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通过掌握国家政权来开展宗教活动的。

    63、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但对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一律绳之以法。

    64、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宗教的本质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宗教的消极作用正逐步消失。

    65、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互适应。

    66、 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不允许外国宗教组织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和进行传教活动,也不允许我国宗教团体与外国宗教团体发生联系。

    67、 宗教不能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影响宗教。

    68、 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要发展科学就必须消灭宗教。

    69、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在我国将长期存在。

    70、 宗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是宗教事务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

    7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内部矛盾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

    72、 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国家力量的强弱,势必制约国家之间的合作,引起国际局势的紧张。

    73、 国与国之间是对抗还是合作,这是由国家经济实力决定的。

    74、 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追求和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已成为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75、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是不可分割的,维护国家主权也就维护了国家利益。

    76、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是由国际法院制定,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77、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台湾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联合国。

    78、 联合国不仅是个政府间的磋商机构,也是个权力机构,它是制止局部冲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

    79、 联合国安理会在决定实质性问题时,只要安理会会员国三分之二赞成,就能使决议得以通过。

    80、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安理会有权直接干预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安理会拥有凌驾于联合国各成员之上的权力。

    81、 贫富有别的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权利是不同的。

    82、 经济不发达和科技落后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83、 国家性质决定对外政策,对外政策决定国家职能。

    84、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性质,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决定国家力量的使用方向。

    85、 维护和平才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也就能维护和平;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

    86、 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87、 当今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88、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89、 当代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