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吧高考课堂高中政治
文章内容页

高考政治学92个补充考点汇总

  • 作者: admin
  • 来源: 未知
  • 发表于2015-12-16 10:41
  • 被阅读
  •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2、执政党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3、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   4、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多数人”是指社会中的多数人。   5、民主制国家不存在专政。   6、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对侵略职能。   7、决定我国国家性质的是工农联盟。   8、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1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6、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7、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8、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1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20、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可以制定法律。   21、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   23、中国共产党也有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24、人民政协也能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2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26、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行。   27、人民代表不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但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   28、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29、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34、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之一。   38、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39、我国的国家主席不从属于全国人大。   41、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故只要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都由国务院执行。   42、独立行使司法权,意味着不受任何外来的制约。   43、人大和一府二院之间的互相监督的关系。   44、人大可以监督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意味着在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在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时候进行监督。   45、人民法院的领导体制是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地方各级法院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46、在我国各级国家都要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4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或当选人民代表、政府公职人员的权利。   48、正在服刑的人员一般不享有选举权。   49、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有法律的地方就有自由。   5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司法和守法的平等。   51、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5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53、先有权利后有义务。   54、权利和义务都不可以放弃。   55、在一定的场合,公民可以是权利的主体,但不是义务的主体。   56、公民意识的核心是义务意识。   7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2、各民主党是参政党,可以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73、各民主党派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在组织上各民主党派隶属于中国共产党。   74、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形式。   75、人民政协属于国家机关。

    76、政协委员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   77、政协委员中不能有中国共产党党员。   79、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因此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平等。   80、民主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8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的。   82、民族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四级。   83、经过深刻的社会改造和宗教制度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   84、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85、我国政府保护宗教活动,取缔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8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87、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88、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89、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国家利益,目的是增加国家力量。   90、国家对内政策决定对外政策,对外政策体现对内政策。   91、绿色和平组织对主权国家具有强制约束力。   92、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对外政策。